在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竞赛中,以太坊正以压倒性优势领跑。这种领先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构建的强大网络效应 —— 形成了 “流动性吸引资产,资产反哺流动性” 的飞轮效应。在这场角逐中,以太坊的优势呈现出清晰的层级递进:以太坊虚拟机(EVM)构成基础优势,Layer 2 解决方案强化这种优势,而 Layer 1 主网则代表着最优选择。从稳定币到黄金,从国债到股票,以太坊在各 RWA 领域的统治力正不断巩固。

稳定币作为最大的 RWA 类别(占所有链上 RWA 的 90%),是以太坊网络效应的核心支柱。以太坊 L1 目前承载着近 1600 亿美元稳定币,占全球稳定币总量的 57%;若将所有 EVM 兼容链纳入统计,这一比例飙升至 95%。这种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 —— 即便是最新的稳定币项目,也选择基于 EVM 构建。
市场参与者涵盖了整个光谱:中心化发行商如 Circle 和 Tether 在以太坊上合计发行 1300 亿美元资产;去中心化协议如 Ethena 和 Sky 的稳定币规模达 240 亿美元;甚至特朗普旗下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 USD1 稳定币,也将 2.75 亿美元部署在以太坊主网,另有 22 亿美元分布于其他 EVM 链。
稳定币作为链上经济的 “血液”,其流向直接决定了 RWA 的发展重心。当 Stripe 的 Tempo、Circle 的 Arc 等创新项目都选择 EVM 作为基础时,以太坊的稳定币优势正转化为整个 RWA 生态的护城河。
在全球储备资产 —— 国债的代币化领域,以太坊同样占据绝对主导。其 L1 网络锁定 52 亿美元国债产品,占市场份额的 70%;扩展至整个 EVM 生态后,份额达到 86%。这一领域的参与者名单彰显了传统金融对以太坊的认可。
贝莱德凭借其 22 亿美元的 BUIDL 链上货币市场基金(90% 部署于以太坊)成为最大发行商,该产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每日利息支付和 1 美元稳定价值。传统金融巨头富达也于近期加入,其发行的 2.03 亿美元 FDIT(Fidelity Treasury Digital Fund)选择独家部署在以太坊 L1。
目前以太坊上已有 34 种不同的国债产品,数量是排名第二的网络的两倍多。”选择以太坊不会出错” 已成为机构共识 —— 先行者开辟的道路、充足的流动性和成熟的基础设施,使以太坊成为代币化国债的安全选择。
在代币化黄金领域,以太坊展现出近乎垄断的地位。其 L1 网络承载着近 20 亿美元代币化黄金,占全球总量的 78%;纳入所有 EVM 链后,这一比例高达 99.96%。行业领导者 Paxos 的 PAXG 仅在以太坊网络发行,而 Tether 的 XAUT 有 99.9% 部署于以太坊 L1。
尽管当前代币化黄金市场(约 20 亿美元)相较于 2310 亿美元的黄金 ETF 市场和 27.4 万亿美元的实物黄金市值仍显稚嫩,但增长潜力巨大。当大型机构(如贝莱德的 iShares 黄金 ETF)启动代币化进程时,经过验证的以太坊生态将成为必然选择。黄金价格自 8 月底上涨 10% 的趋势,正进一步带动链上黄金资产的增长。
代币化股票是最年轻的 RWA 类别,受监管不确定性影响,当前规模仅 4.2 亿美元。这也是以太坊唯一未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域,其 L1 仅承载 15% 的链上股票。
但深入分析可见潜力:领先竞争对手 Algorand 和 XRP 各仅承载一只股票,而以太坊上有 200 只;Algorand 上的唯一股票发行商 Exodus Movement 已宣布将扩展至以太坊;Ondo Global Markets 发行的 6300 万美元代币化凭证(涵盖 103 种股票、指数和 ETF)选择独家部署以太坊 L1。随着监管明朗化,Robinhood、eToro 等平台计划推出的代币化证券,很可能优先选择以太坊 L2,这将重塑该领域的竞争格局。
传统金融的网络效应规律在此同样适用 —— 正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占据全球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以太坊正成为链上资产的 “华尔街”。华尔街的行业组织已开始试验基于 EVM 的技术,这种惯性使得其他链难以撼动以太坊的地位。
数据清晰展现了这种统治力:以太坊 L1 控制着 1600 亿美元 RWA(79% 市场份额),加上 L2 后达 1850 亿美元(86%),若包含所有 EVM 链则达到 2000 亿美元(93%)。这意味着 93% 的 RWA 至少与以太坊生态兼容,86% 选择以太坊的 Layer 2 或 Layer 1,79% 直接选择以太坊主网。
那些质疑 “EVM 赢而以太坊输” 的观点忽视了一个核心事实:所有 EVM 链都依赖以太坊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网络;而认为 “以太坊赢而 ETH 输” 的论调,则低估了世界账本地位对其原生资产价值的支撑。当市场真正理解以太坊通缩机制、增值型供应动态和无对手方风险的三位一体优势时,ETH 作为世界储备资产的潜力将愈发清晰。
在 RWA 代币化的浪潮中,以太坊不仅赢得了当下,更通过网络效应锁定了未来。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qicheyongpin.cc/zixun/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