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注意力向来如蚁群般短暂,如今加密市场更像是染上了 “短期失忆症”—— 比特币刚从 12.4 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小幅回落,“本轮牛市是否已终结” 的争论便迅速席卷舆论场。
比特币今年迄今累计上涨 20%,去年涨幅更接近两倍 —— 这些长期维度下的亮眼表现,在短期波动面前仿佛被一键清零。媒体与市场评论员忙着向情绪中注入焦虑:这次回调是不是周期转向的信号?比特币的热度本就缺乏支撑?空头口中 “数字货币永远无法兑现承诺” 的论调,又被重新摆上台面。
但这些声音,本质上都是短期波动催生的 “市场杂音”。真正的关键数据早已给出答案:比特币牛市远未结束。
若抛开短期情绪,从数据视角拆解市场,会发现支撑牛市延续的信号清晰且有力。
判断牛市是否见顶,最直接的参考是 “峰值指标”——CoinGlass 梳理的 30 项比特币牛市关键监测指标,涵盖估值、成交量、市场情绪等多个维度,是行业公认的 “牛市体温计”。
而截至目前,这 30 项指标中没有任何一项触及 “峰值阈值” 。要知道,历史上每轮比特币牛市终结前,至少会有 10-15 项指标进入 “过热区间”;如今 “零峰值指标触发” 的状态,意味着市场根本未达到牛市收尾的条件。
比特币牛市向来存在明显的 “季节性规律”,这一点在过往三轮大周期中已被反复验证。
投资者 Yannick Maurer 曾深度复盘 2013 年、2017 年、2021 年牛市:这三轮周期里,7 月、8 月、9 月、10 月的价格表现高度一致 —— 均呈现 “绿、绿、红、绿” 的轨迹(绿色代表上涨,红色代表回调)。
放到 2025 年,这一规律大概率仍将延续:当前的回调更可能是 9 月季节性调整的 “提前预热”,而 10 月至 11 月初,市场有望迎来 20%-30% 的阶段性上涨,完成牛市的 “最终蓄力”。

若只盯着日线级别的下跌,很容易陷入恐慌;但从技术指标来看,当前市场反而处于 “低吸窗口”。
分析师 Frank Fetter 指出,从相对强弱指数(RSI) 观察,比特币当前已进入 “超卖区间”—— 这一信号在牛市中往往意味着 “短期回调动能耗尽”,后续价格反弹的概率远高于继续下跌的概率。简单来说,当下的波动不是 “破位下跌”,而是技术面的 “正常修复”。
Frank Fetter 制作的市场监测仪表盘,进一步印证了 “市场未过热” 的结论。仪表盘内的四项关键指标(包括资金流入、合约持仓、链上活跃度等),均呈现 “中性至降温” 趋势。
这并非坏事 —— 牛市中的 “降温” 本质是 “去泡沫” 的过程。它意味着市场没有提前透支上涨动能,反而处于 “蓄力状态”,为后续的持续上行保留了空间。历史经验显示,这种 “中性调整” 后,比特币往往会开启新一轮更稳健的上涨。
比技术面更重要的,是 “核心持有者的态度”—— 链上数据显示,比特币的长期持有者正用行动投票,彰显对市场的信心。
富达分析师 Chris Kuiper 提供的数据尤为关键:2024 年比特币减半后,生态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 ——持有时间超 10 年的比特币(按历史供应量计算),其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了每日新增挖矿量。具体来看,平均每天有 566 枚比特币进入 “长期持有池”,而每日新挖出的比特币仅为 450 枚。
“长期持仓量跑赢新增量”,意味着市场中的 “坚定信仰者” 在不断增加,抛压被持续吸收 —— 这是牛市能够延续的核心基石。
除了数据支撑,比特币市场的 “结构性变化” 也让当前的回调更具 “健康属性”。
回顾早期牛市,比特币曾多次出现 30% 以上的 “断崖式下跌”;但如今,市场波动已明显收窄,回调幅度多控制在 5%-15%。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市场成熟度的提升:
- 市值规模扩大:比特币当前市值已足以容纳更多机构资金,单一资金的进出难以引发极端波动;
- 投资者结构优化:长期持有者(尤其是机构)占比提升,短期投机资金的影响力被削弱;
- 认知度普及:越来越多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 “资产配置工具” 而非 “投机标的”,决策更理性。
这种成熟度的提升,不仅让牛市中的回调更温和,也让上涨更具持续性 —— 它意味着比特币正在从 “小众投机品”,逐步转向 “主流资产”。
无论市场情绪如何摇摆,数据与历史规律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比特币牛市并未终结,当前的回调只是牛市最终冲刺前的 “季节性降温” 。
十月与十一月的市场大概率将重回活跃,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承受这段短期波动。但如果把视角拉远 —— 对于一项过去 10 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 85% 的资产而言,这样的调整不过是长期上行途中的 “小小代价”。
与其被短期杂音裹挟,不如关注那些真正决定市场走向的核心逻辑:长期持有者的信心、未触及峰值的指标、历史验证的季节性规律。这些因素,才是判断牛市是否延续的 “定海神针”。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qicheyongpin.cc/zixun/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