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线图来看,BNB 已形成完整的 “杯柄形态”。该形态底部位于 504 美元,顶部在 793 美元,结合 37% 的深度测量值,预示其目标价位或达 1090 美元,较当前价格有约 32% 的上涨空间。
技术指标也对看涨观点形成支撑:平均方向指数(ADX)升至 47,显示出强劲的上涨动能;50 日和 20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均提供有效支撑,整体技术环境利于上涨趋势延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强弱指数(RSI)已达 84,处于超买区域,这意味着 BNB 可能需要经历短暂盘整后才会开启下一轮上涨。同时,前期阻力位 793 美元现已转为支撑位,50 日均线在 720 美元附近形成动态支撑,这两个点位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如前文所述,多家企业将 BNB 纳入财库储备,是推动 BNB 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带动了这些企业自身的股价表现。
但商业案例一旦形成群体效应,就容易催生泡沫。当前的加密财库储备热潮,可借鉴 2017 年首次代币融资的历史经验 —— 当年以太坊上涌现大量新项目代币发行,推动以太坊价格暴涨,各类山寨币也随之大起大落;而 2025 年,企业宣布加密财库储备计划后,BTC、ETH、BNB 等主流加密货币价格接连创新高,相关公司股价也同步上涨。
与 2017 年首次代币发行不同的是,此次加密财库储备浪潮中有不少传统企业参与,是传统金融向加密领域转型的尝试,合规性也远高于前者。但其中潜藏的泡沫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2025 年 7 月 14 日,BTC 价格突破 12 万美元历史高位,ETH 也突破 3000 美元,向 4000 美元发起冲击。
不过,比特币挖矿难度指数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 18%,算力仅增长 5%,反映出网络安全边际有所减弱;以太坊 DeFi 协议锁仓量(TVL)虽达 1270 亿美元,但实际用户数仅增长 3%,多数交易量来自做市商套利行为。
Be Water 2025 年 7 月的分析指出,当前比特币财库公司与 20 世纪 20 年代的投资信托存在相似性,都呈现出 “反射性泡沫” 的特征。1929 年中期,被称为 “当时的微策略” 的高盛交易公司成立,投资者支付的价格是标的资产价值的两三倍;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舍尔在 1929 年股市崩盘前曾断言股市将 “永久高位”,如今比特币多头宣扬的高价预期与之如出一辙。此外,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信托盛行的 “出售投机性债券附加认股权证” 模式,与当下部分机构 “出售可转换债券和股票期权” 的做法也颇为相似,都形成了 “无尽的投机性证券供应” 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5 年 7 月的调查显示,今年以来,超过一半的 BTC 财库企业股票,交易价格较年初至今的高点下跌至少 50%(相对峰值的跌幅中值约为 52%)。
华尔街分析师提醒,涨幅达 10 倍甚至 20 倍的股票可能面临快速崩盘风险。一旦市场恐慌,比特币财库公司股价可能出现暴跌,且可能缺乏机构买家或银行家的支撑。
这种极端溢价暗藏巨大风险:若比特币价格或投资者情绪逆转,相关股票的跌幅可能比比特币本身更为严重。
当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本质上是为比特币未来上涨的预期付费,而这种预期的维系依赖于市场情绪的持续火热。若加密市场情绪转向,加密货币价格难以吸引新投资者入场,市场可能面临崩盘风险。
当小型公司仅因囤积加密货币就获得股价飙升时,意味着市场已出现过热情绪。投资者盲目看好这类公司前景,却忽略了其股票价值是否有实体产业支撑,热门炒作背后风险暗藏。
总体来看,加密财库企业引发的加密市场泡沫正在形成。在泡沫破裂前,市场可能持续 “狂欢”;但当行情转向时,才能判断这股潮流究竟是全新的金融革命,还是短暂的资本游戏。BNB 冲上 850 美元:暴涨背后的四大推力与未来走势,加密财库泡沫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