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密产业迎关键年:SBI 全链条布局抢滩,税收降至 20%+ 日元稳定币落地成破局点

日本金融巨头 SBI 的加密野心:全生态布局、转型逻辑与日本加密产业新图景

作为日本传统金融领域的领军者,SBI 集团近年来在加密货币与 Web3 领域动作频频,从稳定币发行到交易平台搭建,从媒体收购到全球市场拓展,构建起覆盖 “基础设施 – 应用场景 – 生态服务” 的全链条布局。这一转型并非偶然,既是对日本加密监管明朗化的回应,也是对区块链重构金融体系趋势的主动拥抱。与此同时,日本加密产业正迎来关键突破期,税收改革与日元稳定币落地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一、SBI 的加密全生态布局:从核心业务到场景延伸

SBI 集团在加密领域的布局呈现 “多点开花、协同联动” 特征,围绕 “资产流通 – 交易服务 – 生态支撑” 三大核心,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加密业务矩阵。

(一)聚焦稳定币与交易:搭建核心金融基础设施

稳定币是 SBI 切入加密领域的重要抓手。2025 年 8 月,SBI 与 Ripple 达成合作,计划通过旗下已完成稳定币交易注册的 SBI VC Trade,在 2026 年 3 月前推出稳定币 RLUSD。此举不仅丰富了日本稳定币市场选择,也与 SBI 此前布局的 USDC 交易形成互补 —— 早在 2025 年 3 月,SBI VC Trade 便获得日本稳定币交易资质,可向个人与企业客户提供 USDC 的买卖、出入金服务,并由集团旗下新生信托银行负责抵押品的信托保全,确保 1:1 美元资产支撑。

 

交易平台则是 SBI 加密业务的 “基本盘”。早在 2018 年,SBI 便推出加密交易所 SBI VC Trade,2019 年进一步升级推出专业交易服务 VCTrade Pro;2025 年 8 月,SBI 又与加密基础设施公司 Startale Group 联手,打造链上代币化股票交易平台。该平台整合 SBI 的金融生态与 Startale 的区块链技术,支持 24 小时不间断交易(突破传统市场 70% 时间关闭的限制),可实现美国、日本本土股票的代币化交易,提供跨境实时结算、零碎股权持有、机构托管及合规监控等功能,有望重塑传统股票交易的效率与门槛。

(二)拓展生态边界:媒体、工具与场景落地

为强化加密生态的 “软实力” 与 “硬支撑”,SBI 同步推进媒体收购与工具开发。2025 年 8 月,SBI 宣布收购 Web3 媒体 CoinPost 的多数股权,计划在保持其公正中立性的基础上,依托其信息渠道优势,加速 Web3 在日本的社会化落地,为行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

 

在技术工具层面,SBI 的布局聚焦 “现实资产(RWA)代币化” 与 “跨链协同”。2025 年 8 月,SBI 与区块链预言机平台 Chainlink 合作,共同研发跨区块链 RWA 标记工具,可将债券等资产转化为链上代币,并利用 Chainlink 技术实现稳定币储备的链上验证;更早之前的 2024 年 3 月,SBI 联合不动产领域企业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房地产交易方案 SREC,通过透明化文档与数据共享,优化房产交易流程。此外,SBI 还进军链游赛道,2024 年 8 月与链游平台 Oasys 达成战略合作并提供资金支持,此前已推动 OAS 代币在 SBI VC Trade 上线,助力区块链游戏生态的流动性提升与用户拓展。

(三)布局投资与全球市场:抢占机构级话语权

SBI 还通过 ETF 申请与跨境合作,撬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加密市场,并拓展全球影响力。2025 年 7 月,SBI 提议推出两只加密资产 ETF,分别覆盖 XRP、BTC 与黄金,若获批将成为日本机构采用 XRP 的关键推动力 —— 这类产品既结合了加密货币的增长潜力与黄金的稳定性,也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的加密入场渠道。

 

在全球市场方面,SBI 的动作聚焦 “代币化证券跨境流通”。2024 年 11 月,其旗下 SBI Digital Markets 深度参与新加坡金管局 “守护者项目”(Project Guardian),联合金融机构开发代币化资产跨境框架,连接多国受监管数字资产交易所,旨在提升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其中,固定收益试点项目已构建起代币化资产支持证券的国际网络,覆盖发行与二级交易全流程,推动日本、新加坡、瑞士三地交易所实现监管互认。

二、从传统到 “传统 + 加密”:SBI 转型的三重底层逻辑

SBI 从传统金融巨头向 “加密生态构建者” 的转型,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基于监管环境、技术趋势与市场话语权的理性判断。

(一)日本加密监管明朗化:提供转型 “安全垫”

日本是全球最早为加密货币建立系统性监管框架的国家之一,政策的逐步完善为 SBI 的转型扫清了合规障碍。2016 年,日本修订《支付服务法》,首次将虚拟货币纳入监管,建立交易所强制注册与客户资产保护制度;2017 年《资金结算法》修订后,虚拟货币成为合法支付工具,SBI 随即成立 SBI VC Trade 并获得首批交易所牌照。

 

后续政策持续为加密产业 “松绑”:2020 年《金融工具与交易法》修订,明确证券型代币(STO)法律地位,SBI 成为日本首个获批开展 STO 业务的机构;2025 年 6 月,日本金融厅进一步提议将加密资产监管从《支付服务法》转移至《金融工具与交易法》,为行业提供更契合金融属性的监管框架。这一系列政策不仅降低了合规风险,也让 SBI 得以在明确规则下大胆布局。

(二)区块链重构金融:抓住效率革命 “窗口期”

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是 SBI 转型的核心动因。传统金融存在结算慢、成本高、门槛高的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实现 “效率跃迁”—— 例如,SBI 通过合资公司 SBI Ripple Asia,将 XRP 用于跨境结算,使日本至菲律宾的汇款成本降低 30%,结算时间从 3 天压缩至 3 秒;与 Startale 合作的代币化股票平台,预计可实现 T+0 实时结算,交易成本降低 70%,并支持 0.0001 股的碎片化持有,大幅降低投资门槛。

 

对 SBI 而言,拥抱区块链不仅是 “顺应趋势”,更是避免在金融基础设施迭代中被淘汰。正如其与贝莱德等传统金融巨头的选择一致,主动参与加密赛道,才能在新的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

(三)抢占市场话语权:锁定日本加密用户与行业规则制定权

日本加密市场的快速增长,让 SBI 看到了 “抢占用户心智” 的必要性。截至 2025 年 8 月,日本加密货币交易账户数突破 1200 万,占总人口的 9.5%,较 2024 年增长 50%,年轻群体成为主力。通过覆盖稳定币、交易、链游等多元场景,SBI 可触达更广泛的用户,构建加密时代的用户护城河。

 

更重要的是,SBI 通过深度参与行业规则制定,掌握了加密领域的话语权。例如,其主导成立的日本 STO 协会 2020 年获金融厅认证,成为稳定币与 STO 领域唯一自治监管机构;2020 年完成日本首个 STO 发行,直接推动金融厅修订相关法律;作为日本数字证券发行协会领导人,其主导的数字证券自律框架被写入 2023 年《数字证券基础设施法案》;在新加坡 “守护者项目” 中,其构建的跨境框架成为日本金融厅《数字资产跨境交易指导方针》的重要参考。这种 “规则制定者” 的身份,让 SBI 的加密布局具备了长期竞争优势。

三、日本加密产业现状:监管先行,税收与稳定币成 2025 年关键词

日本长期以来是全球加密监管与应用的 “先行者”,历经多年发展,行业已从 “野蛮生长” 进入 “规范发展” 阶段,2025 年更是迎来 “税收改革” 与 “日元稳定币落地” 两大关键突破。

(一)监管演进:从风险防控到生态培育

日本加密监管的核心逻辑是 “先规范、后发展”,关键节点清晰可见:2016 年 Mt.Gox 事件后,金融厅依据《支付服务法》建立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监管制度,首次明确交易所注册与合规要求;2017 年 4 月,修订后的《加密货币法》生效,交易所需通过金融厅注册并遵守 AML/KYC 规则,同年 9 月 11 家交易所获批,标志日本加密交易进入监管时代;2018 年 Coincheck 黑客事件后,监管进一步收紧,行业自发成立日本虚拟货币交易协会(JVCEA)并获得自律地位;2020 年 5 月,《支付服务法》与《金融工具交易法》修订,分离托管与交易所业务,强化投资者保护;2022 年 6 月,日本允许持牌机构发行法定稳定币,要求 100% 日元储备支撑;2023 年 4 月,自民党发布 Web3 战略白皮书,提议优化税收与 ETF 框架;2025 年 6 月,金融厅提议将加密资产归类为传统金融产品,为行业划定更清晰的监管边界。

(二)税收改革:从 “全球最高” 到 “与国际接轨”

长期以来,日本加密税收因 “税率过高” 制约行业发展。现行税制下,加密交易利润被归类为 “杂项收入”,需缴纳 5%-45% 的累进所得税,叠加 10% 地方居民税,最高税率达 55%,是全球加密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导致多数投资者 “不愿出售资产”,市场流动性受限。

 

2025 年 8 月,日本参议院议员片山皋月明确表示,政府正推动加密资产分类调整,计划将其纳入《金融工具与交易法》监管范畴,税率同步降至 20%,与美国及日本股票税率接轨。目前该方案需跨党派协商,目标是 2025 年底前敲定,2026 年正式生效。若落地,日本将从 “加密税收严格国” 转变为 “全球最友好的加密税收市场之一”,有望激活大量休眠资产,推动稳定币等应用在日常交易中的普及。

(三)日元稳定币:从 “牌照落地” 到 “跨境支付野心”

2025 年 8 月,日本稳定币发行商 JPYC 获得 “资金转账服务提供商” 牌照,成为日本首个获此资质的数字货币发行商,标志日元稳定币正式进入合规落地阶段。据 JPYC 规划,其稳定币与日元 1:1 兑换,由日本国内储蓄与日本政府债券(JGB)全额支撑,计划三年内发行规模达 1 万亿日元(约 68.1 亿美元)。

 

从行业影响来看,日元稳定币的落地不仅填补了日本合规稳定币的空白,还可能重塑跨境支付格局 —— 据 Swift 数据,日元是全球第四大跨境支付货币,合规日元稳定币若大规模应用,可大幅提升日元跨境结算效率,同时提振日本国债需求(JPYC 计划未来大量购入国债)。《日经新闻》指出,JPYC 预计 2025 年 10 月前正式推出,届时将成为日本加密资产连接现实金融场景的重要纽带。

四、总结:SBI 与日本加密产业的 “双向成就”

SBI 的加密全生态布局,是传统金融巨头在产业变革中的 “顺势而为”—— 日本监管的明朗化提供了合规基础,区块链技术的效率优势提供了业务价值,而庞大的用户市场与规则制定权则提供了长期动力。反过来,SBI 的积极参与也推动了日本加密产业的成熟:从首个 STO 发行到跨境监管框架构建,从稳定币交易资质获取到媒体生态支撑,SBI 的每一步动作都在为日本加密产业 “打样”。

 

对日本而言,2025 年是加密产业的 “破局之年”:税收改革将解决市场流动性痛点,日元稳定币将打通加密资产与现实金融的连接,而持续完善的监管框架则为行业提供了 “安全发展” 的土壤。未来,随着 SBI 等巨头的进一步布局,以及政策红利的释放,日本有望从 “加密监管先行者” 转变为 “加密应用引领者”,为全球加密产业提供 “规范与创新平衡” 的参考样本。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qicheyongpin.cc/zixun/415.html

<< 上一篇 2025年8月26日 下午1:18
下一篇 >> 2025年8月27日 下午1:27

相关推荐

  • Arc 与 Tempo 登场:企业级 L1 的野心与 EVM 的隐形胜利

    本周加密圈的焦点,落在了 Circle 与 Stripe 相继宣布打造企业级 L1 区块链这件事上。   Circle 推出的全新 L1 网络 Arc,是一条兼容 EVM 的许可链,其验证节点由 20 家受监管的权威机构组成的联盟负责运营。而 Stripe 正在搭建的 L1,大概率会采用 ...
    2025年08月19日
  • 前方杰克逊霍尔高能预警!鲍威尔讲话将决定市场走向

    MetaMask 推出原生稳定币 mUSD:核心信息、推出动因与稳定币新范式解析 2025 年 8 月 21 日,Web3 领域传来重磅消息 —— 知名钱包服务商 MetaMask 正式宣布推出其原生稳定币 MetaMask USD(简称 mUSD)。据悉,mUSD 由 Stripe 旗下稳定币发行...
    2025年08月23日
  • 比特币回调至 11.3 万美元:逆转信号初现,多空博弈焦点在哪?

    比特币价格回调:逆转信号与市场博弈 一、价格走势与短期压力 近期比特币市场呈现回调态势,价格在 24 小时内下跌 1.57%,至 113,844 美元。作为加密货币交易的核心锚点,BTC 的这一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技术面分析显示,比特币已跌破上升楔形形态,且交易价格下探至 50 日移动均线下方,...
    2025年08月21日
  • 比特币战略储备资产:经济学原理分析

    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国家债务不断上升、通胀压力增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正在重新审视其战略储备资产的构成。传统上,黄金、外汇以及石油等大宗商品一直是稳定经济和对冲危机的缓冲工具。比特币,一种于2009年推出的去中心化、有限供应的数字资产,如今正日益受到关注。美国于2025年3...
    2025年06月25日
  • 欧交所app官方下载中心:白宫数字资产报告:喧嚣背后的加密困局

    白宫数字资产报告:雷声大雨点小的加密宣言​ 7 月 30 日,白宫发布了一份长达 166 页的数字资产报告 ——《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份标题气势十足的文件,被不少人视为数字资产领域的 “圣经”。报告中 391 次提及 “加密货币”,130 次点名 “比特币”,口号响亮地宣称 “...
    2025年08月02日
  • 以太坊的现实世界资产统治力:网络效应下的幂律胜利

    在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竞赛中,以太坊正以压倒性优势领跑。这种领先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构建的强大网络效应 —— 形成了 “流动性吸引资产,资产反哺流动性” 的飞轮效应。在这场角逐中,以太坊的优势呈现出清晰的层级递进:以太坊虚拟机(EVM)构成基础优势,Layer 2 ...
    2025年09月11日